目前分類:關於團契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應《新使者》邀稿寫的文章,在泰澤靈修的時候一點一滴寫完的。刊於《新使者》101期。貼在這裡,跟沒有看過雜誌的人分享。(雜誌編得辛苦,但內容充實有深度,不錯看,歡迎有興趣的人來。)


長青團契學生事工分享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篇原本該在上週完成的,卻因神研入營後事務繁忙而遲至今日才再拾筆續完。佳韻雖然先一步離開仍在世上的我們,但我確信她就是上帝差來與我們相遇的天使。

  
  2007年1月27日神研班進駐前夕的今天下午,我參加了一場告別式,是團契裡一個學生的告別禮拜。23歲未滿的青春,在病發住院後的第18日,殞落。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6 Tue 2006 00:33
  • 值得

照例,從聖誕樹上取下滿滿的卡片。今年拿到了十二張。

  幾個禮拜前,聚會後的詩班時間。混雜著好一陣子的煩悶情緒,恰好碰到學生白目的連續兩個禮拜不來練歌和聚會人數太少大家明明都住在學舍裡但是到底在忙什麼呀!於是我語重心長地吧啦吧啦在練歌前發表了長約二十分鐘的感言,嚇得大家瞠目結舌張口不語,而我也一洩連日來因不安定而導致的焦鬰心情。聖誕卡裡滿溢的祝福和學生窩心的話,如同一雙溫暖的膀臂,把將我抱滿懷。一句句的感謝和抱歉,我被推進這兩年多來的回憶裡,即使光陰逝去,記憶裡的場景卻依舊清晰,而場景中人物的言語,也彷彿仍徘徊耳際,留有餘音。

  我像一只壞了的收音機,那天自顧自的演講,詳細已記不得當時到底說了什麼,只依稀知道大致告訴在場留下來的那些倒楣的學生(不來的又不是他們,結果還得惦惦坐在那裡受我碎碎叨唸),現在我正處於關鍵時刻云云,原本信心滿滿一定會留在大專封牧至少陪大家一起畢業現在卻因為這陣子諸事不順而評估起這兩年服事成效再加上又有些不定因素煩惱著我要決定未來的方向……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近年來在廣設大學政策下,不僅大學錄取率逐年攀升,大學生的數量也急遽增加, 再加上高學費的影響, 以致近來大專學生留在本鄉就讀的比例明顯增多。 此一現象,由近年來總會大專所收集的新生名單可見端倪,尤其在筆者所服事的台北大專則更為顯著。

  而在此一趨勢下所造成的影響即是,由於台北地區的本地生增加,學生大多通勤上下學,因此對學舍的需求不再如往年般迫切, 再加上許多學生認為已在母會有團契聚會,以致不願再於週間參與長青團契活動,有甚者,特別當週末需要服事時,有時更造成地方教會與長青團契相互搶人的緊張關係。種種因素影響之下,長青團契要如何在目前的局勢中走出自己的路,並且與堂會青年團契連結、合作,是我們當下亟需思考與反省的議題。筆者以為,在無論政府、企業甚至個人都愈來愈重視「形象」的此時,我們也必須積極建立「長青團契」的品牌,並使「長青團契」成為基督徒學生在其大學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長青團契」一詞為「『長』老教會『青』年團契」之縮寫,從起初外國宣教師所帶起的學生工作,再轉由本地工作者主導。 五十多年來,無論是台灣七0年代的民主運動,八0年代學運與社會改革,九0年代台灣邁向新世紀,長青團契皆積極參與在台灣教會與社會成長轉變的歷程中。長期以來,長青團契在信仰反省與社會實踐上受高度肯定,而這更是其他教派(如學園團契、校園團契等等)較少觸及的;再加上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普世關係,更使得長青團契常有許多普世交流的機會,而這更是培養每位長青人能具有從個人到群體、從本土到普世的寬廣視野。 也因此,相較於地方堂會的青年團契,長青團契能給予大專學生更開闊的眼界與世界觀,並配合奠基於聖經的信仰反省與實踐能力,相信這對於具有無限潛力的大專學生而言,實在是不可或缺的訓練與學習。

ps.這是我拼了一個禮拜的工作報告裡的一小部分,或許猶有未盡之言,以後有機會再補個完整。有興趣看我報告的人,就點這個連結吧!工作報告論文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期剛開始,最近各團契也正忙著各自的迎新活動,身為輔導的我總是當然要被要求在各個迎新場合裡講上幾句,一方面作為官方代表向新生致意,另一方面也趁此機會宣傳一下「長青精神」與在長青團契裡的「好處」等等。

  過去兩年來,每回迎新致詞多是歡迎新同學加入「長青團契」這個大家庭,並期勉在場的新舊生們好好把握這黃金的大學四年,使自己無論在個人信仰、團契與教會服事、學校課業、社團、家庭生活與社會歷練上,都能有豐富的體驗與好的學習外,更能將自己的信仰化為行動,實踐在周遭的人群裡,成為這世界的祝福。

  今年初秋開學前夕,我有幸受派前往印尼參與「世界學生基督徒聯盟─亞太區」(WSCF-AP)所舉辦的「人權工作坊」(Human Right Workshop)。在為期一週的營會中,不僅生活的體驗和課程的學習,我更在與亞太各國代表的交流中,有許多新的體會與看見,也因此使我在今年迎新時能有與以往不同的述說與分享。「不只是『長青』!」這是今年我最大的想法。當各別團契迎新時,我不僅如往常歡迎這些來自台灣全國的大學新鮮人加入「○○長青團契」,祝福他們未來能和在座的學長姊們在團契裡享受在基督耶穌裡的愛,並信仰的分享與成長。事實上,這些初到團契的新鮮人也是“PTL”(北區大專長青聯合團契)的一員。在PTL裡,能與北區各大專院校團契的學生交流、同工,也是另一種學習與收獲。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兩天有機會和其他地區的大專同工一同研討明年度的各項事工和工作計劃。在會中除了討論各種營會和事工外,也討論了對於工作者如何再成長的進修計劃。其中,每年兩次的工作者在職訓練便是工作者再進修的重要機會。

  對此,會中訂出明年的訓練課程,是主要關於靈修、體驗教育和九型人格的學習,而這些訓練正是配合著明年的營隊或是工作者的個人成長所訂的課程計劃。但,若是面對當前的台灣社會,或是面對我們所帶領的學生,工作者又該要有哪些訓練呢?在最近這幾年,「公民社會」這個詞常常在許多文章或場合中被提及與討論,就是連前陣子所謂親綠學者發起的715行動與後續726的回應中都履次提及了建立「公民社會」的重要性。但反觀教會界,無論是PCT還是其他教派,無論是堂會、機構,還是我所從事的大專事工,卻鮮少有人提及這個議題,也就更別說有再深入的討論了。

  最近,我愈來愈認為台灣教會界忽視「公民社會」這個議題實在是宣教上極大的危機。想當初,若不是百年前宣教士透過教育、醫學在將台灣帶入現代化;70年代,PCT願意挺身而出,為台灣建立民主社會而奮鬥,相信以佔台灣人口3%的基督徒,不會在台灣歷史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的孩子們,我再一次像母親為你們忍受生產的痛苦,直到基督的特性在你們的生命中成形。」(加4:19)據說這是我的母校台南神學院的老院長黃彰輝牧師最愛的一節經文。無論是過去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還是現在畢業後進入服事的職場,偶而都還會聽見或看到這句話。一直到昨晚,又讀了一次加拉太書,我終於能夠體會當年老院長的語重心長了。

我們帶學生不就是如此嗎?更多的愛心、更多的忍耐、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等待……即使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打擊,不就是像經文說的:「再一次像母親為你們忍受生產的痛苦」嗎?

忍一下,牙一咬就過去了。因為我們知道,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可以看見那基督的特性將在我們所愛的學生的生命中成形。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我的工作,有兩個重要的key words:一是「教會」(ekklesia),意思是「被呼召出來的一群人」,而另一個是「團契」(koinonia),意思是「生命交流的共同體」,這兩個字對於我的工作非常具有關鍵性。

每當我默想這兩個希臘文單字時,將再次提醒我:我是誰?我為誰而作?而我工作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