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是好人,思葛,最後你會發現的。」即使在為黑人辯護的案子中失敗,即使仇家差點殺了他的孩子,芬鵸律師依舊要兒女了解,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仍都是善良的好人。

  1930年代,當美國南方仍處於嚴重歧視黑人的社會時,金璐‧芬鵸以她孩子的眼睛解讀父親──梅岡城的亞惕‧芬鵸律師與她所在的世界,而這或許正是作者Harper Lee在開卷語中寫下:「我認為,律師以前是小孩。──查理‧蘭姆(Charles Lamb)」的目的。透過一個八歲女孩的眼睛去理解複雜的成人世界,用純真平和的語氣道出的卻是一個充滿歧視、迫害的無情社會。

  「除非我們穿了別人的鞋子走路,否則是不會了解這個人的。」芬鵸律師用他的身教、言教,父兼母職地帶著一雙兒女成長。即使梅岡城裡充滿著虛偽矯飾的習氣,不僅對黑人有極為嚴重的種族歧視,甚至在同為白人的圈子裡,也被分化成不同階級。雖是如此,但在芬鵸律師的教育裡,他就是要孩子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依舊都是信仰虔誠、人心和善的好人,但只是如鎮上墨瑞太太的閒語:「咱們梅岡也有些好人,但是被帶到錯路上去了。」

  對芬鵸律師而言,人不僅生而平等,更具有無可磨滅的高尚價值。世上種種人為的惡行,事實上只是因著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同的家庭環境與社會教育影響,所產生的各種偏見與誤解,才導致許多罪惡的發生。也就是如此,即使是面對企圖殺害他的兒女,但卻意外死亡的兇手,芬鵸律師仍不放棄為其辯護。不只為了他兒女的未來,不希望他們因律師父親一時坦護,而一輩子將背負著判決不公的惡名;更甚者,即使兇手有可能只是因為失足而誤殺了自己,芬鵸律師也不願如此輕率地定下他人的罪行。身為律師如他,常言道:「殺死一隻模仿鳥是有罪的……模仿鳥不做什麼事,只會唱歌給我們聽。牠們不吃掉花園裡的花和草,不在玉蜀黍堆裡作巢,牠們沒做什麼壞事,只是把心裡的快樂唱給我們聽。所以殺死一隻模仿鳥是一椿罪惡。」他終希望他的孩子能用清澄的眼光理解世界,唯有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不帶偏見地與人相處,並打從心裡相信人心本善,也永不放棄對人的信任,這世界、人與人之間才有真正的友誼存在,就像他們在黑人女僕卡布尼亞和數十年未曾踏出家門的阿布身上學到的。

  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即使當保羅告訴我們:「因為人人都犯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而我們也別忘記,早在創世之初,上帝就以祂的形象造了我們,並賜與我們生命的活氣。人只是因一時妄念吃下善惡果,才導致被逐出樂園的悲劇。因此,即使人類歷史罪惡紛擾,人心詭譎狡詐,但在孩子清澄的眼睛和無私的心靈裡,我們仍得以撇見上帝所賜的伊甸樂園。也難怪耶穌也要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除非你們回轉,變成小孩子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

  對於基督徒的社會責任,芬鵸律師說得好:「湯姆‧羅賓森案,牽涉到一個人的良知,如果我不設法幫助他,我就沒有資格上教堂去禮拜上帝。」即使保守如梅岡小鎮,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按時上教堂作禮拜的「敬虔」基督徒,但就像鄰居莫蒂小姐在午茶時閒聊的話:「我們是世界上最安份的人……很少被找去盡基督徒的責任,可是等被找上,就有像你爸爸那樣的人代替我們去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生來替我們做那些不開心的工作的。你們的爸爸就是其中一位。」這樣說來,「虔誠」的「基督徒」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關於成長,芬鵸律師這樣告訴他的孩子們:「其實他們平常都是很講道理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總會使人喪失理智──使他們不可能公正……這類事情很醜惡,然而卻是生活中的事實。」他要孩子們了解,即使好人也有可能壞事,這是法律制度與社會風氣的問題。他坦白地告訴孩子:「那有多困難,你們一定嚇一跳。我這輩子是看不到法律修改的,要是你看得到,也是老頭子了。」而社會進步的過程如此,生命的成長不也是如此。成長總要面對許多不忍卒睹的現實,在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裡,即使跌跌撞撞,「雖然只是娃娃學爬的一步,但到底是一步了。」 而就在這辛苦的每一步裡,生命也因之茁壯。

Ps.這裡還有一篇很好的感想,補了許多我沒說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