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是關於「宣教類」課程的簡單思索。再來,對於我個人的課沒開成,卻被提問者引導成青少年「不關心社會議題」,實在又是引伸了。沒錯,今年的「社會議題類」課程在去年票房不佳的情況下,已經從七個縮減成三個。即使如此,竟然還有一個沒開成,而其他兩個人數也不多,這當然是值得注意的現象。我想,我給記者的回應很中肯,也很現實,簡單說,不過就是沒人重視這件事罷了!

  記者問道,怎麼當他十多年前還是長青人的時候,那時大伙兒那麼熱血,那麼勇於批判社會、堅持正義,但現在年輕人的這種精神到哪兒去了?我告訴他,這有一半是時代的問題,不是台灣社會跟過去比起來有好到哪裡去,(是有進步啦,但新的時代也有新的時代要去面對的問題。)而是整個大環境的改變,抗爭、遊行,或是用激烈的手段表達意見,已經不是這個世代需要或合適的方式;再加上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現況的改變,導致現在年輕人的世界早已不同於過往的我們,手機、網路、msn、打工、考研究所……,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實在有夠忙。而台灣媒體和政客們這時更來插一腳,搞得即使有人想對社會關心一下,都會被這群魔亂舞的現象給搞煩,甚至嚇傻了。因此,除非是一些對社會議題有過於常人的耐心,或有著滿腔抱負的熱血青年,實在,這些社會議題是難以引起大多數每天忙碌於課業、生活的年輕人們的興趣與關注的。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這些議題難道就因為沒人理就不重要了嗎?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是重要的就是重要,不會跟吸不吸引人,有沒有人選課沒有關係;而這樣的現象更不能用「現在的年輕人比較不關心社會議題」來一語帶過。事實上,就我的經驗而言,無論是之前在教會當團契輔導,還是現在的大專工作者角色,我所接觸的年輕人就是年輕人,熱情、勇敢,對新事物好奇,對未來嚮往,也對他者的生命能同理、願付出。但他們缺少的是一個窗口,一個看見的機會,當有人帶領他們向外看,看見所身處的社會,看見真實的世界,特別是生活在其中,同時也在他們周遭的人們的處境時,年輕人心中的火將被點燃,我們會看見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感受到他們心裡的悸動。我們的年輕人的心是火熱的,是願意的,這時我們更應該成為推手,不僅燃起他們心中的火,更要重要的,我們還得帶著他們出征,去奮鬥,為了我們所在的社會、我們居住的地球,還有世界上所有需要的人們!

  若是如此,既然年輕人的心那麼容易受感動(被煽動),為何想關心社會議題的年輕人卻那麼少數呢?我想,除了上面提到的環境誘惑多、社會現況混亂,和自身生活忙碌妨礙了年輕人向外看之外,還有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向外」的動力與勇氣。實在,「向外」總是危險的,而「走出去」則更為危險!相信多數的人即使不喜歡,卻也安於現狀,因為現狀大多安適,也習慣了,即使好奇熱情如年輕人也少有例外。而「向外看」或「走出去」卻意味著要面對「未知」;雖然「未知」引人好奇,但也叫人畏懼。

  要「向外看」,必須面對的是「看見後」的結果。我相信,當年輕人的眼睛一旦面對所處社會的真實,面對世界上許多人們的處境時,他們的心難有不被激動,不受感召的。此時,也必然有一股力量要推著他向外「走出去」,就像摩西晉見法老,像以斯帖站在亞哈隨魯王面前一樣,面對著未知的命運,他們必須做出抉擇。對自己而言,為了「出去」,他們必須打破心裡的牆,為了正義,也為了理想,他們必須克服自身的恐懼,向未知,也向使命走去。
  
  對其他人,特別是長於年輕人的大人們而言,年輕孩子的「出走」實在也是一種「未知」的恐懼。我一直覺得大人們(特別是作父母的),有一種非常矛盾的情結。他們在孩子尚小的時候,每天殷殷期盼孩子快快長大,快快懂事,好叫大人不再為其操心;但若孩子真的長大了,懂事了,更開始有自己的意見時,大人們又不希望他們有太多的意見或想法,甚至以保護關心為由,處處限制孩子,防止他們探索世界和人生。這時的大人最希望的,莫過於以未來前途之名關心(實則恐嚇)孩子,要孩子乖乖唸書就好,有什麼事(例如想交女朋友、想學一技之長,或參與社會活動……等等)就等「長大」之後再說!但「長大」,什麼才叫「長大」呢?是高中還是大學畢業,還是出社會、結婚才叫「長大」。換句話說,是不是一旦「長大」了,就「什麼都自動會了」,真荒謬。又怕只怕,在還沒「長大」之前,一切就都來不及了,就遺憾了!

  就教會而言,對年輕人的「走出去」實則同樣恐懼。當然,這裡指的並不是年輕人的出走,離開教會,而是教會裡的年輕人走出教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出去」是生命的冒險,是亞伯蘭的選擇,是辛苦的旅程,當然也一定會有收獲。教會裡的年輕人出去,看見教會外的世界,無論是其他教會或基督徒的信仰實踐,還是社會裡的許多實況,特別更是許多非基督徒人們的境遇。之後,當他再回到自己的教會,再回頭看自己教會的樣子,他將以著新的眼光觀看,以新的心境體會、反省和思考。此時也正是教會本身要面對來自自己的孩子的批判與挑戰的時刻,而這也正是許多教會裡的大人,甚至牧長們害怕的事。並且,這也就不難想像,為何現在的教會會那麼注重「品格教育」,更尤其注重「順服」這個品格的原因了。若當社會步履闌珊地走向開放與進步的同時,教會卻再度固步自封,我們即使做了再多的「海外短宣」、「中國宣教」、「復興特會」……實在又有何用呢?

  最後,和記者聊到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的宣教觀的問題,就如我一直強調的,我們PCT的宣教一直以來就與台灣社會的歷史脈動,與這塊島嶼上的人民命運緊緊相繫。要是在我們在宣教上忽略了台灣人民的需要,忽略了與台灣社會的與時俱進,我們又如何成為台灣島上的先知和祭司,甚至是彌賽亞的代言人呢?所幸,我們還有年輕人,只是年輕人需要被啟發、被喚醒,需要有人show them the world,而或許你我就是那讓他們看見世界,點著他們心中的火,並且推他們一把,幫助他們「走出去」的KEY person,Go, let’s GO, and just DO i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