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社論

  看過週二晚上的加油站車龍奇觀之後,幾乎沒有人不被這樣的畫面所震撼。在「先加先贏」、「少付就是賺」的心態下,哪怕是油箱不大的機車族,也加入排隊行列。這說明了多數人都瞭解的通膨ABC:與其保留現金,不如提前實現消費。

  然而,所謂「少付就是賺」的邏輯畢竟只是消極的抗通膨行動,而且至多僅適用於升斗小民。如果連主其政者也這麼想,如此做,那就是執政無力的掩耳盜鈴了。

  最明顯的例子是,官員大車換小車,甚至吹起四輪換兩輪的「節能」風。還有,在「生活公約」的新政下,多數官員也紛紛脫西裝、卸領帶,並把辦公室的室內空調溫度調高。「節約能源」這句老話,沒人會反對,也樂見落實,但如果新政府的執政方針,只是把個人的儉樸當成對抗物價壓力、甚至看做迎戰能源危機的藥方,那就不免讓人質疑是否流於華而不實的政治正確運動而已。

  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之前在大學演講時,對於馬英九的脫西裝新政解得好。連勝文說,官員脫西裝、穿短袖不是節能,而是「節能秀」,真正的問題在於工業耗能痛腳遲未改善。易言之,節約能源不是道德運動,也不是政治正確的瞎起鬨,根本而言,這攸關了能源 分配正義,而不是官員扮若苦行僧,把執政當修行,將「節約能源」當作新宗教膜拜。

  不知國人有無注意到,高喊「節約能源」的人,多半是油、水、電的消費大戶,或是中上階級。所謂「節約能源」對這些人而言,或許是省了一點,但其實生活品質與享受的影響並不大。相反地,對於一般尋常百姓,「節約能源」根本是廢話一句,物價壓力那麼大,就算從來沒附和過「節約能源」口號,也不得不惦惦自己荷包的重量,成為真正的「節約能源」實踐者。對後者,西裝不是天天穿的行頭,領帶更是作繭自縛,而冷氣也是特定時間的使用。所謂「節約能源」對中下階層而言,不是LOHAS的新生活時尚,而極可能是生活品質的二度剝奪,那是無奈,不是歡喜受。

  至於四輪換兩輪的風氣,更是無厘頭。我們不反對騎單車,但「單車秀」大可不必。以台灣的環境,遠距通勤上班早就不是新鮮事,單車未必派得上用場。更何況,我們不是都在說要連結全球化嗎?怎麼運輸工具反而愈來愈在地化?除非我們反現代,否則沒理由,或毫無前提限制地演起四輪換兩輪的單車秀,因為那根本就是一廂情願的浪漫幻想。如果真要這樣玩下去,何不乾脆提倡近距離步行上下班最樂活,這不是比騎單車更節能環保?馬 英九、劉兆玄何不每天起個大早,「散步上班」?

  我們絕不反對節能,也瞭解運輸工具多元化的重要性,但面對宏觀的能源通膨問題,大搞節能秀絕對會淪為空洞的政治正確運動,同時也是不負責任的執政作為。我們希望新政府能嚴肅地討論能源通膨問題,模擬、評估各種具體可行的公共政策,別再執迷新聞操作,把通膨壓力轉化為個人習慣問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pan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