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還沒讀過這本書之前,我就抱著「不過又是本關於猶太大屠殺的見證作品」的心態買了這本早在讀神學院時期就知道,但至今才打開來讀的「經典名作」-畢竟關於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事跡,無論從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消失的1945》,或是汗牛充棟的記錄片與書籍資料中,對我早就不再陌生。用不到三天搭捷運上下班的時間,這本小書就被我讀完了。如我原先預想的感受一樣,就再一次地喚起並更加深我對這場大屠殺的印象與了解。當時年僅十六歲的作者維瑟爾(Elie Wiesel)在二戰末期,也正是納粹節節敗退更想加速毀滅猶太人的時代,和父母與三位姊妹被送入號稱最可怕的奧許維茲集中營。在他的親身經歷和描寫中,(即使他在序中言:「我也知道自己雖有許多話要說,但是找不到適當的字詞來表達……『它』還是無法被描寫得淋漓盡致。」,p189f)「大屠殺」的印象之於我成了一個無法被歸檔理解的知識。對於人性裡的「惡?」(或說是為生存而有的本能),在集中營裡展露無遺。為了活下去,剎時間一切關係-親人、朋友……,一切品格-愛、善良、正義、公平……一切都不再重要,就如作者即使被救出集中營,他仍自述:「……除了想吃之外,我不再想念父親也不再想念母親。有時,我會作夢。夢見的都是湯,夢見多喝一點湯。」(p182)
對於身在集中營裡維瑟爾所遭遇的世界,我理智上可以理解,但我卻無法感同身受那是怎樣的悲情!「為什麼?為什麼我要讚美祂?……我該對祂說什麼:讚美萬物之主的祢啊,祢從普羅眾生裡選中我們,讓我們日以繼夜不停地遭受折磨,讓我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手足消失於焚化爐裡?讚美祢的聖名啊,我們獲得祢的青睞,成為祢祭壇上的貢品?」(p114f,「大屠殺」原文為Holocaust,意為以火焚燒祭壇上的祭物)維瑟爾諷刺的讚美禱詞不僅表白了他對上主最真實的信仰,也為這荒謬的世界對他所敬拜那最奧秘無比的上主最沈重的吶喊。
在本書最後所附〈英文新譯本作者序〉中,維瑟爾又提及兩件事:
有人告訴我,我是為了寫下這些文字而存活下來。我卻不這麼認為。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自己如何能夠活下來;我是那麼虛弱,也相當膽怯,從未為了生存做任何努力。奇蹟?絕對不是。如果上蒼能夠或願意為我降下神蹟,又為何不為其他比我更需要的人創造奇蹟?一切純屬幸運罷了。不過,既然活了下來,我就該為我的存活賦予某些意義。所以我是為了保存這個意義才把這段經驗書寫出來,儘管在些經驗裡,任何事物都失去意義?(p188)
有時候我被問及是否知道「如何回應奧許維茲悲劇」,我回答我不僅不知道如何回應,甚至不知道如此浩大的悲劇是否存在某種回應。我只知道在責任裡可以找到「回應」。當我們提及這段邪惡黑暗、既迫近又遙遠的年代時,「責任」便是那個關鍵字。(p198f)
最近,為著樂生的事,伴著明年的總統大選,又鬧得沸沸揚揚,連常逛的部落格格友間也分成壁壘分明的兩派;而我就在工作忙碌之餘,每天讀著兩方格友的文章,思索,在這個事件上,我該站在哪一方,也為了實踐我的信仰?而我,還在思考;但維瑟爾對於「責任」與「回應」的想法也給了我新的看見,或許正如維瑟爾所言:「證人強迫自己做見證,是為了今天的年輕人,也為了明日即將誕生的孩子。他不想讓自己的過去變成他們的未來。」(p199)這也是我們共同的期待吧!
- Mar 25 Sun 2007 23:43
上帝緘默的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